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羡晓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COVID-19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1#
发表于 2020-2-14 11:44:26 |只看该作者
A5组 1.冬季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考虑哪些?各有哪些生物学特征?


病毒病原体:①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圆形和丝状两种状态,病毒颗粒直径为150nm ,核酸为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有囊膜,囊膜表面有两种糖蛋白刺突:一种为G蛋白(90K),另一种为F蛋白,在囊膜的内面是内膜蛋白,它非糖基化,称为M蛋白,具有维持病毒体的结构和完整性的作用。该病毒无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也不具溶血特性。②腺病毒:腺病毒为双链DNA(dsDNA)无包膜病毒,直径70~90nm,衣壳为体立体对称,表面有12根“大头针状”的须触为其结构特点。腺病毒核衣壳即为病毒体。腺病毒至少有42个血清型,其中26个血清型对人类致病。③鼻病毒:鼻病毒(Rhinovims,RhV)是引起人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是人类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鼻病毒分类上属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虽与肠道病毒基本相似,但也有不同,该病毒可在人胚肾、人胚肺及二倍体细胞系WI-26或人胚气管器官培养中增殖。④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为单链分阶段RNA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类。




细菌病原体:①流感嗜血杆菌: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和荚膜无鞭毛,无芽孢致病物质有荚膜、菌毛、内毒素和IgA酶②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约1μm。常呈双排列。菌体成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在痰、脓液标本中可呈单个或短链状。有毒株在体内形成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③金黄色葡萄球菌:呈葡萄状排列,无芽孢、荚膜及鞭毛,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最适pH值7.4,耐盐性较强,在10-15%的NaCl培养基上也能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肠毒素、溶血毒素、杀白血球毒素、凝固酶、耐热核酸酶、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 故致病性强。④溶血性链球菌: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固体培养基中常呈短链,由于链球菌能产生脱链酶,所以正常情况下链球菌的链不能无限制的延长。多数菌株在血清肉汤中培养2-4h易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继续培养后消失。该菌不形成芽胞,无鞭毛,易被普通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阳性,老龄培养或被中性粒细胞吞噬后,转为革兰氏阴性。


2.针对患者的发热情况,你还需掌握哪些更详细的信息?


(1)注意观察患者:①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②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③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④并发症观察:注意有无抽搐、休克等情况的发生。(2)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偏高,CRP高,一般多考虑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白细胞通常不升高或是降低,而且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CRP不高。②标本病毒核酸检测: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进行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或者病毒基因测序。(3)影像学检查:①胸片②胸部CT③腹部B超



3.常用退烧药有哪些?其药理作用机制及应用。


常用退烧药
1、对乙酰氨基酚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胃肠道剌激小,正常剂量下较为安全有效,大剂量对肝脏有损害,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


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解热镇痛作用较,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强而起到解热作用。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儿童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发热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有可能引起Reye’s综合征,应避免使用。

3、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较,比阿司匹林强16~32倍抗炎作用较弱,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较持久。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易于耐受,为此类药物中对胃肠刺激性最低的。

4、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于阿司匹林。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作用机制:PGs既是致热物质,又是致痛致炎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致热,募集中性粒细胞,增强其他炎性介质如缓激肽等的作用,引起红、肿、痛、热等症状。解热阵痛抗炎药抑制环氧酶(COX),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s)的合成,改善其引发的症状,对已经合成的前列腺素无作用。


 药理作用:
1、 解热作用


特点: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人的体温没有影响。

机理:抑制PG合成酶(COX),抑制PGs的合成。

2、镇痛作用:



临床主要用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

镇痛机制:①抑制PG合成,使外周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敏感性降低。②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PG合成,或通过其他途径。

3、抗炎作用:



机制:抑制PGs合成产生抗炎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控制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但不能根治。

4、其他作用:抗肿瘤作用、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延缓角膜老化。



4.体温的调控机制;发热的机制?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下丘脑,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分布着能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分为对高温敏感的温感受器和对低温敏感的冷感受器。


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相当寒冷时,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产生非自主颤栗,使产热量增加。在上述过程中,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炎热时: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的分泌增加,汗液蒸发带走热, 使散热量增加。


 


发热的发生机制是热源性发热、致热源性发热和效应器的改变等。(详见附件)



A5的四个问题解答.docx

31.96 KB, 下载次数: 384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2#
发表于 2020-2-14 12:07:45 |只看该作者
A7
一.有哪些致病因素可以既引起呼吸系统改变又引起胃肠道改变?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部分的支气管扩张症也属于慢阻肺,常见症状是咳嗽、气紧、呼吸困难,在急性发作时常常伴有消化系统损害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道出血。机体缺氧:由于缺氧导致的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均可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临床除了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外,因细菌毒素的作用,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毒血症时,可引起末梢循环衰竭、溶血、肝细胞破坏而发生黄疸和血清转氨酶的升高。寄生虫病:人体寄生虫种类繁多,能同时侵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吸虫、绦虫及线虫、钩虫、丝虫等。压力、紧张、应激反应:压力、紧张和应激反应是导致黏膜组织不断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二.可能引起发热的因素及其各自机制。
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疟原虫等侵入机体所引起的发热现象。
发病机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白细胞而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指因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三.举例常见退烧药及其各自退热机制。
常用退烧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别称泰诺林(Tylenol)、扑热息痛。
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主要作用于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较弱。2布洛芬(Ibuprofen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3阿司匹林(Aspirin)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等的合成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散热增加而降温。4.尼美舒利机制:选择性地抑制环氧化酶-2(COX-2),而且能抑制炎症过程中的所有介质5.萘普生机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四.应激状态有哪些改变?
应激是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过于强烈持久的应激,可造成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学习能力下降、厌食、抑郁等精神障碍。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在失血、心源性休克等情况,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的协同作用可使外周组织血管阻力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引起骨骼肌血管的明显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五.冬季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考虑哪些?各自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特征?
(一)、病毒:1、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一种RNA病毒。2、冠状病毒:具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3、腺病毒:一种没有包膜的直径为70~90 nm的颗粒,由252个壳粒呈廿面体排列构成。衣壳里是线状双链DNA分子。由于蛋白质分子共价结合,可以出现双链DNA的环状结构。4、流感病毒:正粘病毒科的代表种,单股负链RNA,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5、副流感病毒
(二)、细菌1、溶血性链球菌生物学特征:革兰阳性球菌,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2、流感嗜血杆菌生理学特征:俗称流感杆菌,革兰阴性小杆菌或球杆菌,无鞭毛,无芽孢,多数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流感嗜血杆菌抵抗力较弱 ,对热和干燥均敏感,56℃30分钟可被杀死,在干燥痰中48小时内死亡。对常用消毒剂较敏感。
六. 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过强或过弱会导致什么?
免疫应答的机制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当抗原(病菌或病毒)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会被先天免疫的细胞所吞噬、清除,而其中一部分细胞特称APC--在刺激B细胞方面主要为树状细胞,APC抗原递呈细胞,吞噬、分解抗原,使之活化、分裂,阻止它感染正常细胞,并用另一端的FC段与巨噬细胞结合,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受过第一次刺激的B细胞在四周后变为记忆B细胞,在第二次感染时以更快的时间产生更多的抗体。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淋巴细胞介导。B细胞通过其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结合入侵的游离抗原时即可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将结合的入侵抗原摄入胞内进行加工处理和呈递,并被相应CD4+TH细胞识别的同时,与之结合的细胞表面表达的共刺激分子同该b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互相作用,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此时B细胞表面可表达IL-2、4、5、6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广义的细胞免疫包括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原始的吞噬作用以及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
免疫过强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过弱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详见附件

A7组2.14关键问题及答案.docx

33.25 KB, 下载次数: 32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3#
发表于 2020-2-14 12:17:22 |只看该作者
羡晓辉 发表于 2020-2-12 16:37
嗯,不错,能提炼出哪些问题?问题是要附上答案的
加油!

问题:1、退烧药有哪些?
2、怎么作用?
3、冬季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考虑哪些?
4、各有哪些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特征?
一、退烧药的种类(简答)
1、吡唑酮类:安乃近
2、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等
3、酰化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
5、吲哚类:吲哚美辛
二、退烧药的作用机制(简答)
1、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2、安乃近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出汗增加,散热加速而降温
三、冬季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考虑?(简答)
1、病毒:
①冠状病毒(SARS,SARS2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②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
③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
④巨细胞病毒       
⑤腺病毒
⑥人类副流感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柯萨奇病毒
2、细菌:
①溶血链球菌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流感嗜血杆菌
④肺炎球菌
⑤嗜肺军团菌
⑥肺炎支原体
四、各自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简答)
(一)生物学特征
1、RNA病毒
冠状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柯萨奇病毒
2、DNA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巨细胞病毒、腺病毒
3、革兰染色阳性菌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4、革兰染色阴性菌
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
(二)临床特征
病毒
1、冠状病毒
①引起成人普通感冒;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②症状:流涕、不适、发热、寒战、呕吐等
2、流感病毒
症状:急性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呼吸道症状
3、EB病毒
症状:发热、咽喉疼痛、淋巴肿大等
4、巨细胞病毒
多无临床症状
5、腺病毒
①对呼吸道、胃肠道、膀胱、尿道等均可感染
②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等。
6、人类副流感病毒
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
7、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
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上呼吸道症状或气管支气管炎
8、人类偏肺病毒
主要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9、柯萨奇病毒
A型感染:儿童多见。上呼吸道感染。
B型感染:特征性传染性胸肋痛病。可合并发热和肺炎

细菌
1、溶血性链球菌
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等
2、金黄色葡萄球菌
呼吸道感染、肺炎
3、流感嗜血杆菌
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感冒
4、肺炎球菌
脑膜炎、菌血症和菌血症性肺炎等
5、嗜肺军团菌
绝大多数患者有咳嗽,约25%患者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6、肺炎支原体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通过我们小组查阅资料得出,张老师可能感染了冠状病毒、腺病毒、嗜肺军团菌,但不排除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可能需要辅助检查进行进一步的排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4#
发表于 2020-2-14 12:29:46 |只看该作者
一、退烧药的种类(简答)
1、吡唑酮类:安乃近
2、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等
3、酰化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
5、吲哚类:吲哚美辛
二、退烧药的作用机制(简答)
1、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抑制环氧化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2、安乃近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出汗增加,散热加速而降温
三、冬季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考虑?(简答)
1、病毒:
①冠状病毒(SARS,SARS2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②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
③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
④巨细胞病毒       
⑤腺病毒
⑥人类副流感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柯萨奇病毒
2、细菌:
①溶血链球菌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
③流感嗜血杆菌
④肺炎球菌
⑤嗜肺军团菌
⑥肺炎支原体
四、各自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简答)
(一)生物学特征
1、RNA病毒
冠状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柯萨奇病毒
2、DNA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巨细胞病毒、腺病毒
3、革兰染色阳性菌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4、革兰染色阴性菌
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
(二)临床特征
病毒
1、冠状病毒
①引起成人普通感冒;引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②症状:流涕、不适、发热、寒战、呕吐等
2、流感病毒
症状:急性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呼吸道症状
3、EB病毒
症状:发热、咽喉疼痛、淋巴肿大等
4、巨细胞病毒
多无临床症状
5、腺病毒
①对呼吸道、胃肠道、膀胱、尿道等均可感染
②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等。
6、人类副流感病毒
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
7、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
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上呼吸道症状或气管支气管炎
8、人类偏肺病毒
主要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9、柯萨奇病毒
A型感染:儿童多见。上呼吸道感染。
B型感染:特征性传染性胸肋痛病。可合并发热和肺炎

细菌
1、溶血性链球菌
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等
2、金黄色葡萄球菌
呼吸道感染、肺炎
3、流感嗜血杆菌
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感冒
4、肺炎球菌
脑膜炎、菌血症和菌血症性肺炎等
5、嗜肺军团菌
绝大多数患者有咳嗽,约25%患者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6、肺炎支原体
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通过我们小组查阅资料得出,张老师可能感染了冠状病毒、腺病毒、嗜肺军团菌,但不排除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可能需要辅助检查进行进一步的排除。

A2组作业.docx

23.42 KB, 下载次数: 364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5#
发表于 2020-2-14 14:05:41 |只看该作者

第一幕作业:

1、急性冬季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用药?

2、正常体温,发热的原理、生理机制

3、不同颜色痰液的临床意义

4、应急与应激的区别,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及机制,应激时激素的变化。

A10组作业.docx

25.08 KB, 下载次数: 362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6#
发表于 2020-2-14 15:38:23 |只看该作者
A4研讨间第一次提交

A4第一次提交.docx

31.24 KB, 下载次数: 38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7#
发表于 2020-2-15 18:45:46 |只看该作者
A8组第一题 为什么进行辅助检查?

血常规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4-5.7)×1012/L

女(3.8-5.1)×1012/L

新生儿(6-7)×1012/L

儿童(4.0-5.2)×1012/L         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        Hb、Hgb        男120-165g/L

女110-150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红细胞压积        PCV或HCT        男性0.39-0.51

女性0.33-0.46        PCV↑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PCV↓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0-100fL        MCV、MCH、MCHC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2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g/L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c        成人0.5%-1.5%        Ret·c↑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Ret·c↓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300)×109/L        ↑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内)等。

血小板计数        PLT BPC        (100-300)×109/L        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

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WBC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

白细胞计数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

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DC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1%-5%分

叶核50%-70%        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

0.5%-5.0%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

0%-1%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淋巴细胞

20%-40%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

3%-8%        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张老师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原因

疾病的确诊有赖于相关的辅助检查。

1.由于张老师呼吸道症状明显,怀疑与呼吸道感染有关。血常规可以通过检测出的数据与正常值的变化情况,提示其为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

(1)病毒性感染血常规白细胞一般不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

(2)细菌引发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会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这是典型状态,也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升高,白细胞分类在参考范围)。

2.张老师还有腹泻的症状,若为细菌感染引起,血常规会出现白细胞升高,若为病毒引起,则白细胞一般不升高,中性粒细胞下降,淋巴细胞升高。

3.应注意要避免药物的干扰。张老师就诊前三天一直服用感冒药和退热药,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并且抗糖尿病药物亦可使白细胞计数受到影响。

血常规检查在全身检查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对疾病的病情有提示作用。

呼吸道病原检测

检测内容

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包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

检测原因

因患者有发热、咽部红肿、精神差的病症,要通过呼吸道病原检测判断这些症状是由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从而确定患者是否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

真菌葡聚糖检测

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占真菌细胞壁成分的50%以上,是真菌细胞壁上的特有成分。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1,3)-β-D葡聚糖可从细胞壁释放,使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含量增高;而在浅部真菌感染时,(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故其在体液中的含量不增高,可通过对血液或非血液标本中(1,3)-β-D葡聚糖的检测,了解机体是否感染侵袭性真菌。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念珠菌血症(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等)、肺孢子菌、镰刀菌、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真菌感染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

2.降低:无实际临床意义。

曲霉菌检测

。。。。。。。。

由于字节限制,部分内容在附件。



 



为什么进行辅助检查.doc

87.5 KB, 下载次数: 38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8#
发表于 2020-2-15 18:47:01 |只看该作者
A8组第二三题 
一、发热门诊
概念: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简称发热门诊)是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袭击广东省并向全国多省市传播流行后,根据国家卫生部指示启动的预防、预警机制。是正规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
提问1:是医院的常规部门吗?
答:不是
提问2:如果确诊为疑似病例,应对病人做何处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来讲)
答:
(1)湖北以外省份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院内专家会诊或主诊医师会诊仍考虑疑似病例在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并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在确保运输转运安全前提下,将疑似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建议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源核酸检测阴性采集时间(至少间隔一天)方可排除。
(2)湖北省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单间隔离,对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要尽快采集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提问3 :发热病人的处置
1体温<38℃或有呼吸道系统以外合并症者依据病情由医生开具转诊单,转往相关门急诊就诊。
2体温>38℃无呼吸道系统以外合并症者在发热门诊就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具相关检查单(如胸片、血常规等)。缴费检查,检查完毕医生再根据检查结果为病人开据处方,缴费拿药。需住院或留观的病人及时送至感染科病区。
3流感样症状病人需采集咽拭子,同时做好登记工作。

二、在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大环境下,作为发热门诊的医生,李大夫在接诊病人的时候需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医务人员——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预检分诊必要时隔离服),需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针对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隔离病房:
(1)日常诊疗活动和查房时,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采集呼吸道样本时,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套;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气道护理和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穿医用防护服(可加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必要时佩戴呼吸头罩。 
(2)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穿脱流程穿脱个人防护装备,禁止穿着个防护装备离开污染区,以避免各个分区的交叉污染。 
(3)给患者及陪同家属戴医用外科口罩。 
(4)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理和消毒。



参考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五版修正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第四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第三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二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第一版
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预检分诊管理实践  张 丹,余 媛*,陈军华,曾铁英,汪 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4 3 0 0 3 0)

二三题.docx

16.69 KB, 下载次数: 338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9#
发表于 2020-2-15 19:26:41 |只看该作者
A4组
1.        为什么开具这些辅助检查单?
血常规:血常规检查是明确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正常的检查。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等等。通过血常规的检查以及各种细胞的数量变化,能够判断身体有无炎性感染,或者是免疫力低下,是否存在着缺血或者是凝血障是临床上常用。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身体检查评估手段。
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意义在于五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四种非典型病原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混合感染在小儿肺炎的病原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单项常见呼吸道病毒以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四种非典型病原体中,单项感染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占10.9。病毒、非典型病原体、病毒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流行还与年龄、季节、居住地域有关。通过检测呼吸道常见的九种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明确小儿肺炎五种病毒和四种非典型病原体在本地区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性意义。
真菌葡聚糖检测:对肺部真菌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曲霉菌检测:曲霉菌是一种丝状真菌,通过孢子形式进行繁殖。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土壤,水,食物,腐烂的植被等,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虽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大多数健康人群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是不会被曲霉菌感染的,只有免疫力受损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个体,由于丧失正常的免疫功能,容易发生曲霉菌感染。其中,侵袭性曲霉菌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 , IA)是曲霉菌感染人体致病最严重的一种形式。
作为深部真菌感染一种,IA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往往比较困难,经常由于发现过晚耽误治疗而导致患者死亡。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培养,胸片或CT扫描,以及血清学检测。由于痰标本易受污染,且培养阳性率低、耗时长,患者又常不能耐受病理活检,往往容易漏检;而胸片或CT扫描由于不够特异而不容易发现。
半乳聚糖抗原即GM抗原,是曲霉菌细胞壁组成成分,随曲霉菌生长释放入血,检测GM抗原的试验即GM试验,在国内外针对不同疾病来源的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均认为血清GM抗原的检测是诊断曲霉菌感染的可靠微生物学依据,测定血清GM水平有助于IA的早期诊断。同时,许多研究也证实了GM抗原水平的连续监测,对进行抗真菌治疗患者的临床应答和临床结局,都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胸部CT:(1) 有助于对X线胸片发现的问题作出定性诊断: 
肿块: ① 鉴别肿块为囊性、实质性、脂肪性或钙化性 
② 明确肿块的位置、范围,查明肿块与纵隔的解剖联属。  
(2) 根据临床需要可检出X线胸片未发现的隐性病源: 
① 查明有无微小转移瘤,可显示肿瘤的存在及其部位、大小、数目,以便制订治疗方案
②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使某些肿块能得到组织学诊断 
③ 对X线胸片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而痰瘤细胞阳性,应作CT以查明肺内瘤源。  
(3) CT对支气管浸润、狭窄的程度及形态逊于X线断层摄片,更次于支气管造影。
(4) 对病源的发现、定位及定量诊断较为可靠;对实质性肿块的定性诊断尚不够准确,直径1.5CM以下的病源不能显示。
生化全项:生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来对人进行身体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对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炎症也有参考价值。
2.        在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大环境下,作为发热门诊的医生,李大夫在接诊病人的时候需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发热门诊,是正规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
下面将会按照时间顺序,从预检分诊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1.17根据WHO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指南
1. 分诊:识别和分流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患者
在所有SARI患者首次至医疗单位就诊时,临床医生就应对其进行识别和分类。在表1所描述的情形下,应考虑nCoV是可能的病原体。分类患者并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启动紧急治疗。
2. 立即实施正确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IPC)
IPC 非常重要,应该在患者进入医院(尤其是急诊科)的时间点就启动。标准预防应该始终常规被应用在医疗机构的所有区域。标准预防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的应用以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不完整的皮肤等);还包括预防针刺伤或者切割伤、医疗废物处理、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及环境的清洁。
补充:传染性尚不明确,强调冠状病毒感染的轻症患者不是一定需要住院治疗,但需要识别重症患者。指出最好能够同时采集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标本,以提高检出率,同时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首推RT-PC。
1.20确定病毒能够人传人,提倡戴口罩
钟南山:有医务人员受到感染,确定存在人传人现象,戴口罩有助于预防。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
(1)对于确诊或疑似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感染防控措施决策树
(2)确保以下个人防护用品数量充足,并整齐地摆放在隔离病房门口的治疗车上,以便医务人员随时取用:
护目镜、防护面罩、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帽子、医用防护服(可选用一次性防护服或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免洗手消毒剂、一次性清洁纸巾、锐器盒、物表清洁消毒湿巾、黄色垃圾袋、织物收集袋(若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
此外,钟南山表示,不一定非要戴 N95 口罩,外科口罩即可阻挡大部分飞沫,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戴口罩还是有用的。
(3)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1.22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方案(试行第二版)
1.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原观察病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2.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所有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期间均应佩戴医用口罩。
(2)预检分诊处:穿工作服、工作帽,戴医用外科口罩。
(3)发热门诊、呼吸科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隔离病房:日常诊疗活动和查房时,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戴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采集呼吸道样本时,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加戴乳胶手套;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气道护理和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乳胶手套、穿医用防护服(可加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必要时佩戴呼吸头罩。
(4)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穿脱流程穿脱个人防护装备,禁止穿着个人防护装备离开污染区,以避免各个分区的交叉污染。
(5)给患者及陪同家属戴医用外科口罩。
1.23卫健委发布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对于发热门诊要求:
(1)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 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患者筛査,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1.24新型肺炎首发症状可能不典型:无发烧、咳嗽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部分病人无发热等明显症状,必须充分提高对纳差、乏力、肌肉酸痛(包括轻微酸痛)和精神稍差患者的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排查。
2.8确定新冠肺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单纯的飞沫传播,一般的外科口罩即能起到防护作用,而一旦明确存在气溶胶传播,医务工作者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传染源控制:给病人戴上口罩。
(2)确保将患者安置在符合要求的隔离设施中。
(3)适当使用个人防护设备(PPE),包括经过认证的 N95 或更高级的呼吸器。
2.11WHO将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提议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
2.13钟南山团队实验室在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新冠活病毒
证实了SARS-CoV-2可在消化道生存,但不能下定论说该病毒存在粪口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0#
发表于 2020-2-15 19:27:04 |只看该作者
3.        什么是“发热门诊”?是医院的常规部门吗?如果确诊为疑似病例,应对病人做何处理?
发热门诊:是正规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
发热门诊不是常规门诊,是由于在传染病期间根据情况设立的.
确诊为疑似病例采取的措施:首先把病人隔离起来,做好消毒工作,告诉医院通知传染病部门,防疫站.隔离2小时之内院内专家会诊,确诊.如果确诊患者到达定点医院治疗,如果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只是普通感冒,那么对症治疗,居家自我恢复。
4.        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环节有哪些?为什么传染性强?
一.传播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感染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并能把这些病原体播散出来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
①目前初见病例是由武汉海鲜市场传染而来,最初传染源为野生动物,可能是中华菊头蝠。
②截止到目前,根据《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所述,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无症状者也可称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1主要通过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2接触传播:被污染的手揉眼睛、触摸鼻孔和嘴等,使病毒经过黏膜进入人体导致感染
3粪口传播
(3)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这种病毒是首次在人类中流行,所有人都对它没有免疫力,即都属于易感人群:
1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是感染后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危险人群,应为预防的重点人群。
2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妊娠妇女和胎儿的影响尚无相关报道,但由于妊娠期晚期膈肌抬高,压迫肺脏,发生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的风险可能增加,因此妊娠期妇女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
二传染性强的原因
1是新冠病毒潜伏期即具有传播能力,因此具备传染性的时间长。新冠肺炎病毒潜伏期在3到7天,最长可达14天,在1099例样本中有1例潜伏期长达24天。
2是新冠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3是新冠病毒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眼睛、嘴或鼻的粘膜间接接触,也存在气溶胶和粪-口途径传播的可能,这方面目前虽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应引起高度警惕。
4是冠状病毒基因组中有两个极易发生突变的区域,即编码刺突蛋白和辅助蛋白的基因区域。由于冠状病毒会尝试与新的受体结合以逃避免疫反应,因此冠状病毒在这两个基因区域产生很多复制错误,而这会促进病毒演化,最终导致冠状病毒由一个物种传染给另一个物种的能力很强。
5.核酸检测假阴性现象频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GMT+8, 2024-5-2 04:54 , Processed in 0.2063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