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羡晓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COVID-19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0

主题

1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楼主
发表于 2020-2-14 12:07:45 |显示全部楼层
A7
一.有哪些致病因素可以既引起呼吸系统改变又引起胃肠道改变?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部分的支气管扩张症也属于慢阻肺,常见症状是咳嗽、气紧、呼吸困难,在急性发作时常常伴有消化系统损害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道出血。机体缺氧:由于缺氧导致的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均可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临床除了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外,因细菌毒素的作用,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毒血症时,可引起末梢循环衰竭、溶血、肝细胞破坏而发生黄疸和血清转氨酶的升高。寄生虫病:人体寄生虫种类繁多,能同时侵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吸虫、绦虫及线虫、钩虫、丝虫等。压力、紧张、应激反应:压力、紧张和应激反应是导致黏膜组织不断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二.可能引起发热的因素及其各自机制。
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疟原虫等侵入机体所引起的发热现象。
发病机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于白细胞而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指因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三.举例常见退烧药及其各自退热机制。
常用退烧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别称泰诺林(Tylenol)、扑热息痛。
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主要作用于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较弱。2布洛芬(Ibuprofen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3阿司匹林(Aspirin)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等的合成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散热增加而降温。4.尼美舒利机制:选择性地抑制环氧化酶-2(COX-2),而且能抑制炎症过程中的所有介质5.萘普生机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四.应激状态有哪些改变?
应激是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过于强烈持久的应激,可造成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学习能力下降、厌食、抑郁等精神障碍。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在失血、心源性休克等情况,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的协同作用可使外周组织血管阻力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引起骨骼肌血管的明显扩张,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五.冬季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考虑哪些?各自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特征?
(一)、病毒:1、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一种RNA病毒。2、冠状病毒:具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3、腺病毒:一种没有包膜的直径为70~90 nm的颗粒,由252个壳粒呈廿面体排列构成。衣壳里是线状双链DNA分子。由于蛋白质分子共价结合,可以出现双链DNA的环状结构。4、流感病毒:正粘病毒科的代表种,单股负链RNA,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5、副流感病毒
(二)、细菌1、溶血性链球菌生物学特征:革兰阳性球菌,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2、流感嗜血杆菌生理学特征:俗称流感杆菌,革兰阴性小杆菌或球杆菌,无鞭毛,无芽孢,多数有菌毛。需氧或兼性厌氧。流感嗜血杆菌抵抗力较弱 ,对热和干燥均敏感,56℃30分钟可被杀死,在干燥痰中48小时内死亡。对常用消毒剂较敏感。
六. 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过强或过弱会导致什么?
免疫应答的机制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当抗原(病菌或病毒)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会被先天免疫的细胞所吞噬、清除,而其中一部分细胞特称APC--在刺激B细胞方面主要为树状细胞,APC抗原递呈细胞,吞噬、分解抗原,使之活化、分裂,阻止它感染正常细胞,并用另一端的FC段与巨噬细胞结合,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受过第一次刺激的B细胞在四周后变为记忆B细胞,在第二次感染时以更快的时间产生更多的抗体。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淋巴细胞介导。B细胞通过其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结合入侵的游离抗原时即可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将结合的入侵抗原摄入胞内进行加工处理和呈递,并被相应CD4+TH细胞识别的同时,与之结合的细胞表面表达的共刺激分子同该b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互相作用,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此时B细胞表面可表达IL-2、4、5、6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广义的细胞免疫包括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原始的吞噬作用以及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免疫系统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
免疫过强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过弱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详见附件

A7组2.14关键问题及答案.docx

33.25 KB, 下载次数: 32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沙发
发表于 2020-2-16 11:25:28 |显示全部楼层
A7 组2.16研讨

1.        为什么开具这些辅助检查单?
李大夫开具了血常规、呼吸道病原检测、真菌葡聚糖检测、曲霉菌检测、胸部CT、生化全项、C反应蛋白等一系列辅助检查单。
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呼吸道病原检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主要是检测人体血清中呼吸道感染的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
检测包括有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等。主要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检测。可以明确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的诊断,进行对症治疗和抗病原体治疗。
在本案例中,张老师咽部红肿,双肺呼吸音弱,示呼吸道感染,所以辅助检查呼吸道病原体。
真菌葡聚糖检测:呼吸道感染,用于诊断排除呼吸道真菌感染
曲霉菌检测:曲霉菌肺炎多数人会出现头疼,发烧,咳嗽,气喘,呼吸无力。与张老师症状大致相符,用于排除诊断曲霉菌肺炎。
胸部CT:胸部的CT是通过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胸部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可清晰反映胸壁,肺脏,纵隔,血管,各级支气管的情况。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
一般情况下,当体内有急性炎症、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时,C反应蛋白会在数小时内出现并升高。而在病毒感染时通常不升高或仅仅轻度升高。
所以可以区分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方便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案。
血常规+C反应蛋白(组合)
能鉴别感染类型:血常规能详细看出患者的感染程度,通过分析血常规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指标,可以提示究竟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可以监测病情进展:血常规虽然可以区分感染类型和程度,但一般在患者感染两天后才会有所变化,而微量血CRP的检查,能在病人感染后12-24小时就会产生变化,可早期判断感染类型,它同血常规一样,常用于 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2.        在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大环境下,作为发热门诊的医生,李大夫在接诊病人的时候需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1)新冠病毒疫情大环境下,发热门诊中医护人员大多接触的都是疑似新冠状病毒感染者,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所以李大夫在接诊病人时需做好隔离防护:穿戴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面屏、一次性鞋套、一次性手套,并与病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2)做筛选和排除检查: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十分重要,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应重点询问有无接触史。有医学观察指征的病人及时隔离留观,排除新冠病毒的病人引导其到普通门诊就诊。特别询问病人和家属是否近期去过湖北地区,尤其是武汉,是否和来自武汉的人接触过及最近的活动范围。开具血常规、呼吸道病原检测、真菌葡聚糖检测、曲霉菌检测、胸部CT、生化全项、C反应蛋白等辅助检查单,高度疑似新冠病毒者做核酸检测。
(3)在诊疗过程中,因处于疫情紧张阶段,李大夫还需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很重要,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痊愈信心。
(4)每操作或检查一例患者之后,必须做好消毒卫生。重复使用的物品、器具,清洗后压力蒸汽灭菌,不能压力蒸汽灭菌者(如听诊器、血压计),需灭菌可用2%戊醛浸泡至少10小时或放入福尔马林熏蒸箱中消毒。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参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消毒方法。推荐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并且发热门诊一旦发现了高度疑似病例,医生就需要换掉防护服,才能接诊下一个病人。
(5)如若确诊为传染病人,则需更换防护服,诊室空气应进行密闭消毒处理(可用1g/m3过氧乙酸薰蒸2小时)。
(6)医疗废物使用双层黄色专用包装袋收集,密封后在焚烧炉焚烧
(7)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流通,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        什么是“发热门诊”?是医院的常规部门吗?如果确诊为疑似病例,应对病人做何处理?
发热门诊,是正规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
发热门诊的诞生:
非典时期,北京协和医院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发热门诊”(当时的名字叫做“发热呼吸筛查急诊”)。这个“发热呼吸筛查门诊”是因为临床需要设立的(名字是随便起的)。
为了防止出现医院内(当时人民医院的急诊科已经出现)的交叉感染,协和急诊科临时开放了一个诊室,起名为“发热呼吸筛查急诊”。在这里安排了专门的医生。在这儿工作的医生视同在隔离区,需要严格防护。这样实施了数天,直到后来的某一天,一个领导来视察慰问,肯定了这个做法,并作为“亮点”推广到了其他医院,甚至全国。
后来下达正式文件,指示医院要建立独立的“发热门诊”,而且需要按照传染病法相关规定设计流程。于是,协和医院在教学楼后面选了一块空地,设计出了有清洁区、缓冲区、诊区、留观室及X光室、检验室和收费室的设施齐全的发热门诊。这个发热门诊更是成为全市的典范。
大部分医生的观点:说实话,我们的发热门诊不过是急诊科一个独立的诊间,帮助忙碌的急诊科分流掉一部分急诊感染的病人而已。
如果确诊为疑似病例,一定要确保病人心态平稳,要求病人及时配合治疗,防止病人逃跑,避免病人近距离接触他人,做好隔离工作。并且要对与病人进行过接触的人进行检查,对病人所去场所进行消毒。另外疑似病人确诊前应当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院或其他指定场所单人单间单独隔离治疗。
4. 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环节有哪些?为什么传染性强?
一1、新型肺炎患者——飞沫/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

 2、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飞沫/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

 3、受感染动物——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

 4、新型肺炎患者——粪口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

二、1、新冠病毒潜伏期即具有传播能力,因此具备传染性的时间长。

2、新冠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3、新冠病毒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眼睛、嘴或鼻的粘膜间接接触,也存在气溶胶和粪-口途径传播的可能,这方面目前虽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应引起高度警惕。

    4、冠状病毒基因组中有两个极易发生突变的区域,即编码刺突蛋白和辅助蛋白的基因区域。由于冠状病毒会尝试与新的受体结合以逃避免疫反应,因此冠状病毒在这两个基因区域产生很多复制错误,而这会促进病毒演化,最终导致冠状病毒由一个物种传染给另一个物种的能力很强。

A7 组第2次作业.docx

19.96 KB, 下载次数: 337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板凳
发表于 2020-2-18 11:57:05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一:张老师是否可确诊为疑似病例,依据是什么?是否需要排除其他病毒感染,采用哪些方法?
我认为张老师可以确诊为疑似病例。就湖北省外来说,疑似病例为: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系疑似病例。我认为需要排除其他病毒感染,新冠肺炎与常见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病毒导致的肺炎有相似之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已排除九项常见病原体。若进一步诊断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
问题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
鉴于张老师胸部CT示双肺呈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而胸部CT影像学检查,可见小片状浸润或广泛浸润影,病情严重者显示双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间质性浸润提示为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多见于树芽征、多发实变灶及弥漫毛玻璃样浸润影。所以张老师应是由肺炎引发的呼吸困难,原理如下:①新型冠状病毒更易深入肺部,如果从鼻腔、咽喉部到气管和支气管等诸多环节未能将病毒有效阻击,使得病毒侵犯肺泡,导致共用的肺泡-血管壁膜受损,血管里的血液进入到肺泡。通过肺泡之间的间隙和重力作用,肺泡液体首先聚集在肺的底部,如果渗出的液体量更多时,使肺泡肺间质充血性水肿,呈白肺样变。此时肺泡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呼吸困难。②另外,病毒感染肺泡,导致大量免疫细胞被募集到肺泡部位,受病毒刺激,释放出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风暴),这些炎性因子作用于肺泡-血管膜,破坏其完整性,并大大增加其通透性,使得大量血液进入到肺泡,导致缺氧,引发呼吸困难。
问题三: 什么是隔离观察,怎样进行隔离观察?针对传染病有哪些防治要则?
什么是隔离观察?“医学观察”和“医学隔离”是隔离医学观察的统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隔离治疗。怎样进行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措施:密切接触者的主要管理措施包括:登记并进行7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疾控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可居家医学观察,也可集中医学观察。医学观察开始前,专业人员应口头或书面告知被观察对象相关传染病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等相关防治知识,负责医学观察的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问题四
一、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1、生理情况下: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2、病理性增多:①急性感染或炎症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坏死及大量血细胞破坏③急性大出血④急性中毒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及一些恶性实体瘤⑥急性心梗⑦急性溶血(2)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4.0x/L称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x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感染(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
2.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也伴有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不大。
问题五: 根据传染病法规定,如果你作为接诊医生,应该如何处置?
一、发现、登记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二、报告1.  报告程序与方式已开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该系统报告;未开通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按相关要求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至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  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3.  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工作,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
三、处理1.病人处置。2.消毒处理。3.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4.密切接触者管理。
详见附件

A7第三次讨论.docx

29.87 KB, 下载次数: 350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好友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地板
发表于 2020-2-20 12:05:41 |显示全部楼层

A7第四次研讨



问题一:张老师确诊的依据是什么?在积极救助患者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1、张老师的确诊依据是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救助患者时,应该采取对症治疗,氧疗,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提高免疫力。3因为新冠肺炎属于病毒的急性感染,病毒的急性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



问题二:什么是冠状病毒?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人类之前认识的冠状病毒有何区别?



1.    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因其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明显的棒状粒子凸起,形状好似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而得名。



2.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在于病毒种类、临床特点、传染途径、引起的病症严重性。



1、病毒种类不同



问题三:有过与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接触者均会发病吗?为什么?如何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1、有过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接触者,若未有有效防护手段极容易感染病毒,感染病毒后大概率发病,也有不发病的可能性



二、不同人员防护建议1.返京人员2.医护人员(1)发热门诊、隔离区、隔离病房工作人员:分别采用二级、三级防护。2)普通门诊及病房医护人员:采用一级防护。3.医辅人员:佩戴外科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4.职能处室员工:佩戴外科口罩,勤洗手。



问题四:所用干扰素雾、洛匹那韦、利巴韦林等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是否为特异性抗2019-nCoV药物?



 1、作用机理:干扰素(IFN)是机体细胞在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质。在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在防止再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中也有一定作用。洛匹那韦系HIV-1蛋白酶抑制药,可阻止Gag-Pol多蛋白的分裂,导致产生未成熟的、无感染力的病毒颗粒。其结构与利托那韦相似,作用比利托那韦强10倍。其药理



问题五:张老师痊愈后,与发病前相比,其体内免疫系统有何改变?能用张老师的免疫产物救治后发的危重患者吗?2019-nCoV肺炎患者并发重症的原因有哪些?



可能可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治愈者的恢复期血浆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可能具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效果。血浆中含有丰富的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同时可以危重症患者提供支持治疗。



问题六:你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能够确立自己对此类疾病的医学敏感性,作为一个大夫你有什么样的责任?



对于此类疾病,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首先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充分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处理传染病的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做到



. 

A7第四次.docx

92.4 KB, 下载次数: 927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GMT+8, 2024-5-5 01:26 , Processed in 0.1972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